您当前的位置:★霞浦搜才网 >> 霞浦县职场资讯 >> 霞浦县职场攻略 >> 霞浦县职场资讯正文
    • 培训做的到与做不到的一些事情
    • 来源:www.xpscw.com   2012-06-12   
         浏览次数:1501

    大部分霞浦搜才网上的企业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,而其中大多数企业中的大多数问题,是不能指望用企业培训来解决的。

    关于培训的投入产出关系,时髦的调侃是:“如果培训是可以的,那还要老板干什么?”

    不是说培训一点用没有,一分钱也不该花。同样,培训也无法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,不能“搞运动”那样兴之所至就大肆铺张。症结在于企业是否能够区分“培训的能与不能”:每一阶段、每一层面,哪些事情是培训可以做的,哪些事情是培训做不到的。

    是要求, 不是需求

    一般培训教材中,都少不了“培训需求调查”这部分内容。多数企业的培训操作实践中(内训外训皆然)也都把这一环节当成开宗明义、师出有名的第一步。

    笼统而言这似乎是不错的。但是,以此观点指导的实践,往往难以摆脱“主观化倾向”的危险,最后的结果是:要么被所谓的“真实需求”、“个性化需求”牵着鼻子走,一个点一个点地考虑问题和提供对策,不仅成本高昂,而且难以形成全面效果和联动效应;要么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,调查归调查,操作归操作,只要培训的形式花哨、场面铺张、内容煽动就好,能不能解决问题恕不考虑,基本把培训做成了相关领导、干部的“面子工程”。

    平心而论,“需求”这个词本身并没什么不对;麻烦在于它很容易将人导入“个性化、主观化”的歧途。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企业中每个人对需求的定义也是“我心即世界”、各有各理解。

    比如,大家可能对于“企业需要提高经理人的管理能力”是容易达成共识的,但对于“什么是管理能力”则一定是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;好,培训操作者(组织者)通过反复多次的交流、沟通、分析和确认,使大家都同意目前经理人需要提高的管理能力是“激励下属和向上争取资源”;问题解决了吗?没有!还得进一步描述和定义,对于上述两项能力,什么样的行为和结果好的,什么样的行为和结果是差的。

    是能做的,不是想做的

    很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培训体系建设或曰系统化培训的重要性,也越来越愿意在这方面配置人、财、物,赋予培训工作在组织架构中应得的地位。

    恰恰在这种背景之下,一个矛盾渐渐浮出水面,对培训操作者造成的困扰日益加剧。这个矛盾就是:想要做到的理想境界,和现实环境制约下的能做到的状态之间的矛盾;从某种意义上讲,也可以说是为平衡培训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而产生的矛盾。

    这好比一个人想从深圳去上海,用“外包” 方式可以选择多种交通方式:飞机,火车,汽车,轮船,以及旧社会的马车、轿子;也可以自驾游,骑摩托车、自行车,甚至步行。要去上海可视为长期目标,选择哪种方式去则可视为要采取行动前的一个短期目标。

    决定这个短期目标的因素主要有三:一是为什么去上海,是商务洽谈、旅游观光还是想考察采风;二是目前的经济能力;三是个人的身体状况,能不能适应将要选择的那种方式。三者不可偏废。

    上海当然要去,体系也一定要建。需要警惕的是,企业想做的往往远比能做的要多,一旦忽略企业财务和体质方面的制约,就很容易抱有“一口吃成个胖子”的速战速决思想,而最终使培训走入“天天描画蓝图,年年原地踏步”的怪圈:想得到,做不到;事做了,没实效;蓝图好,吃不饱。

    接下来的难题是:“怎样界定什么是企业能做的?”对于企业中任何带有初创性质的管理类工作,这都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。这极其考验操作者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。一个可行的做法是:由操作者自定(30分和50分的)标准,再通过标准确认、达标行动、标准维持和巩固等步骤,来逐步推进。采取这种做法的基本原则是:自定的标准宁低勿高,坚决摒除“毕其功于一役”的心态,锲而不舍地追求持续改善。

    是行为规范,不是价值观

    在知识经济取代工业经济的说法折腾了一阵之后,企业的雇佣观念也在经过冲击、摇摆和迷茫后重拾传统。一个佐证是近两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聘用和考察职员时,将其对企业的“忠诚度”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。有些企业还通过设立诸如“忠诚奖”之类的奖项来以资鼓励。

    不过,当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因此而顺理成章地认为:忠诚度和价值观的问题,是可以而且必须依靠培训来解决时,麻烦又来了。

    在企业内部,牵涉到忠诚度和价值观的问题时,绝大多数时候那些置疑者的意见、建议、观点、见解都是难以进行深度讨论的。因此,企业领导者必须反思和牢记的是一句简单的老话:言传不如身教。

    培训能解决的是企业成员的行为规范问题:什么行为是鼓励的,什么行为是允许的,什么行为是反对的。重点在引导和规范员工“怎么做”,个人愿不愿意都得遵守;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希望员工在做出某种行为时,总是发自内心地“崇高伟大”。

    价值观并非不重要,相反,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。惟其如此,才不能轻易将此重任交付给培训,而应是时刻体现在领导者的身体力行之中,潜移默化之下,使员工能够通过“察其言,观其行”,来增加对领导的信服,激发其对企业长期的忠诚、敬业、尊重和自豪。

    是管理方法,不是管理能力

    如果说对价值观培训的高期望现象在企业界还算不得十分普遍的话,那么,企业在能力提升方面对培训的信赖和依赖则可以说是人同此心、心同此理,视之为天经地义的事情。

    培训果真如此责无旁贷吗?未必。

    一个企业成员的能力,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维度在静态下显示出的固定数字,而必须是伴随企业的经营实践,在动态中多维度的综合表现,而且最终必须体现为对企业的实际贡献程度。具体来所,企业所要求的能力应该包括:基础知识或广泛性知识,专业技能,工作态度(为什么做,为什么不做),行为表现(做不做,做得怎样,能否维持高水准的表现)这四个方面。

    基本上,对于知识和技能,培训是能帮上一些忙的,但对于态度和行为,培训所能起到的作用就少之又少了。中国的古话说得好:“良匠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必巧也;明师能授人方书,不能使人必为也。”

    这不是说企业对经理人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无能为力。正如上一节所述,态度问题(往往就是价值观的问题)最需要的领导者的身体力行、潜移默化;而行为表现,则更多需要制度性的规章条文(如薪酬制度、考核方法等)来引导、约束和规范。

    是得到什么,不是做了什么

    综上,企业培训工作应该做和能够做的,首先是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出发,找出和确认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具备的能力;然后,在具体操作过程中,把工作重点放在那些可衡量、可复制、可提高的地方,比如员工的行为规范和经理人的管理方法方面;要始终抱持持续改善之心,不断积小胜为大胜,而要避免追求速胜的心态;同时还必须认识到,企业有很多难题是培训所难以承担的,比如价值观问题,经理人综合能力提升问题。

    认识到以上培训的能与不能还不够,还有最要紧的收官一手:通过种种培训实操,企业和员工得到了什么——而不是培训组织者做了什么。

    • 全新职场资讯阅读
    • 霞浦县医院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
    • 因工作需要,决定向社会公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,具体如下: 一、招聘岗位 1.财务工作人员2名,学历本科,要求会计、审计专业,30岁以下,具有助理会计师资格证,从事本专业不少于5年。 2.影像……
    • 霞浦县应急管理局招聘劳务派遣人员
    • 因防汛办工作需要,现急需招聘劳务派遣人员1名,招聘条件如下: 1、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及以上学历; 2、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,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及WORD、EXCEL等办公软件,具……
    • 霞浦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专职消防员
    • 一、用工单位 霞浦县消防救援大队。 二、招聘岗位 政府专职消防员:10名(男)。 三、招收要求 (一)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,无犯罪记录; (二)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遵守……
    • 霞浦县财政局招聘编外辅助性岗位专业技术人员
    • 因工作需要,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外辅助性岗位专业技术人员,现将招聘事项公告如下: 一、招聘岗位及条件 1、本次招聘编外辅助性岗位专业技术人员4人,要求有志于从事财政评审工作,有较强的沟通……
    • 霞浦县文体和旅游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公告
    • 根据工作需要,现需要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1名。现就招聘事项公告如下: 一、招聘岗位及条件 1.本次招聘讲解员1名,要求有志于从事博物馆讲解工作,又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、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……
    • 霞浦县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招聘工作人员
    • 因工作需要,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。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: 一、拟招聘岗位及数量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名,具体招聘岗位与要求详见附件。 二、招聘原则及方式 坚持公开……
    • 霞浦县纪委监委招聘驾驶员岗位编外人员
    • 因工作需要,面向社会招聘驾驶员岗位编外人员2名,现将招聘简章公告如下: 一、招聘人数:男性2名 二、招聘条件 1、热爱驾驶事业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。 2、年龄在4……
    • 下浒镇政府面向全县公开招聘劳务派遣人员
    • 因工作需要,面向全县公开招聘劳务派遣人员3名,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: 一、招聘岗位 下浒镇海上巡查工作人员3名 招聘条件 1.五官端正,身体健康,具有良好品行,遵纪守法,无……
    • 推荐职场资讯
    • 霞浦搜才网诚信承诺书
    • 第一条严格遵守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》、《互联网信息……
    • 最新招聘信息